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

中国信通院,发布《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》,全文共142页。

图片[1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
以下是报告核心简要,如需下载报告全文,请查看文末下载方式。

随着ChatGPT、Sora等应用的爆发,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已从千亿级迈向万亿级,甚至数十万亿级。据行业测算,训练Llama 4的成本预计高达数亿美元,而2020年训练GPT-3的成本约为450万美元——五年间,训练成本增长超过66倍,形成了远超摩尔定律的“逆摩尔定律”现象。

图片[2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
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算力需求海啸,任何单一架构的计算芯片(如CPU或GPU)都独木难支。异构计算(Heterogeneous Computing)通过集成CPU、GPU、FPGA、ASIC等不同类型计算单元,针对不同任务发挥各自优势,已成为支撑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

一、 挑战:大模型算力需求的“三堵高墙”

大模型训练正面临三大核心瓶颈,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:

  1. 算力墙(Compute Wall):
     单卡算力存在物理上限。即便最先进的GPU,其计算能力也难以满足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需求,必须通过大规模集群扩展。然而,单纯增加计算单元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困境。

    图片[3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  2. 存储墙(Memory Wall):
     内存带宽和容量成为关键瓶颈。万亿参数模型需要数百GB到数TB的内存容量,数据加载、参数交换等内存密集型操作极易成为性能瓶颈。研究指出,AI训练未来的瓶颈可能从算力转向GPU内存。
  3. 通信墙(Communication Wall):
     大规模分布式训练中,节点间的通信开销巨大。无论是芯片内部、芯片间还是加速器之间的通信,都已成训练瓶颈。过去20年,算力提升了90,000倍,而互连带宽仅提高30倍,通信滞后问题日益严峻。

(图:大模型训练面临的“三堵墙”示意图)

图片[4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图解:算力墙、存储墙、通信墙共同构成了大模型算力需求的核心挑战。

二、 破局:异构算力架构的协同优势

为何异构计算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必然选择?因为它能通过“分工协作”实现效率最大化:

  • GPU:
     擅长大规模并行计算,是大模型训练的绝对主力。
  • ASIC(如TPU、NPU):
     针对特定算法(如矩阵运算)进行硬件级优化,在推理场景能效比极高,适合大规模部署。
  • FPGA:
     硬件可编程,灵活性高,适合算法快速迭代和定制化加速场景。

    图片[5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  • CPU:
     强大的逻辑控制和任务调度能力,负责通用计算和整体协调

    图片[6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
通过异构架构,系统可以将训练任务分配给GPU集群,将高并发推理任务卸载到ASIC,将特定预处理任务交给FPGA,并由CPU统一调度,从而实现整体性能和能效的最优化。

图片[7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
(图:异构计算架构示意图:CPU为指挥中心,GPU/FPGA/ASIC为各具特长的执行单元)

三、 核心:异构融合的关键技术栈

将多种硬件高效融合,并支撑起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,依赖于一整套复杂的技术栈:

  1. 并行训练技术:
  • 张量并行(Tensor Parallelism):
     将单层模型(如一个巨大的矩阵运算)拆分到多个设备上,适合单层参数量巨大的场景。
  • 流水线并行(Pipeline Parallelism):
     将模型不同层分配到不同设备,形成计算流水线。适合层数很多的模型。
  • 数据并行(Data Parallelism):
     将数据分片,每个设备持有完整模型副本。这是最常用但通信开销大的方式。
  • 模型并行(Model Parallelism):
  • 混合并行(Hybrid Parallelism):
     实际生产中,通常混合使用上述策略(如4D并行),以实现万卡甚至十万卡集群的极致扩展。
  • 软件栈与编译器技术:
  • AI框架适配:
     如PyTorch、TensorFlow通过插件机制(如华为的torch_npu)支持昇腾、寒武纪等国产芯片。
  • 编译优化:
     如MLIR、TVM等编译器技术,通过算子融合、内存优化等手段,将计算图高效编译成适合特定硬件的代码。
  • 推理加速与部署技术:
  • 模型压缩:
     量化(INT8/INT4)、剪枝、蒸馏等技术,大幅减小模型体积和计算量。
  • KVCache(键值缓存):
     在自回归生成任务中缓存历史计算的Key/Value向量,避免重复计算,将注意力计算复杂度从O(n²)降至O(n),是长文本推理的关键优化。

四、 趋势:超异构计算与算力网络

技术演进永无止境,两大趋势正塑造未来:

  1. 超异构计算(Ultra-Heterogeneous Computing):
     进一步集成CPU、GPU、FPGA和DSA(领域专用架构),目标是接近CPU的通用性和ASIC的极致效率,实现更精细的任务划分和专用加速。
  2. 算力网络(Compute Power Network):
     未来,算力将像水电一样成为可随时调用的基础设施。通过云、边、端协同,实现跨地域的算力资源统一调度与交易,让用户按需获取最适合的异构算力。

结语:从技术融合到生态繁荣

大模型与异构算力的深度融合,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课题,更是一场关乎产业竞争力的生态战役。从国产AI芯片(昇腾、寒武纪等)的崛起,到智算中心的全国布局,再到开源社区和开发者工具的完善,一个以异构算力为底座的AI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。

在这场算力突围战中,谁能更高效、更低成本地驾驭异构算力,谁就将在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占据先机。

报告全文下载方式:https://t.zsxq.com/DEfl1

全网无套路下载,需要你的关注、点赞、推荐。

图片[8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
为了能让大家第一时间学习到我们分享的最新研究报告,我们特地建立了报告实时分享群,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!

2025.10.16日我们的实时报告分享群分享报告目录如下:

(今日分享42篇)

2025年1-9月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.pdf

2025年1-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2025年1-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.pdf

2025年1-9月山东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.pdf

2025年1-9月济南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.pdf

2025年1-9月苏州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2025年1-9月西安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2025年1-9月青岛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.pdf

2025年9月全国租赁市场报告.pdf

2025年中国中药市场行业研究报告.pdf

2025年中国宠物市场行业研究报告.pdf

2025年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行业短报告:止癣寻求天然的答案.pdf

2025年二季度中国黄金市场回顾与趋势分析:投资需求强势依旧.pdf

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.pdf

Ar agon研究球?用于内容体验平台,2025.pdf

中国房地产企业资讯监测报告.pdf

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(2025年9月).pdf

公共卫生行业:预防人类源性物质传播艾滋病的指南.pdf

大湾区2025年1-9月东莞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大湾区2025年1-9月中山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.pdf

大湾区2025年1-9月佛山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大湾区2025年1-9月广州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大湾区2025年1-9月深圳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.pdf

大湾区2025年1-9月珠海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.pdf

房地产日报:天津发布公积金新政.pdf

汽车行业深度报告:轴向磁通电机:高功率密度等特点有望助力其成为下一代执行器用电机.pdf

洁净室工程专题报告:AI基建的刚需环节,全球建设需求快速增长.pdf

睫毛膏:从基础美妆到情绪表达,睫毛膏进阶为眼妆高光引擎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.pdf

2025年8月全国二手车市场深度分析.pdf

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.pdf

2025年食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:“食”代浪潮,“味”来已来:掘金AI新餐饮时代.pdf

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.pdf

AI算力跟踪深度(四):怎么看算力的天花板和成长性?.pdf

中国购车家庭收支洞察报告之负债篇(2025版).pdf

人工智能行业:“人工智能+”何以向善?.pdf

从线下POS数据看方便速食与速冻食品的创新升级.pdf

数码家电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41周.pdf

服饰行业周度市场观察第41周.pdf

毕马威中国:中国生物科创领航50(第三届)企业报告.pdf

电商行业深度报告:AI+电商服务进入提效阶段,关注后续业绩兑现.pdf

跨境出海周度市场观察第41周.pdf

图片[9]-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-142页-慧读报告


说明:本公众号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。如果您发现本公众号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